烫头记

作者:随遇而安
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、八十年代初,是一个文化与时尚并存的年代。

各种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掘起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。衣食无忧后,人们开始注重个人形象与自身素养。烫头发成为当时的潮流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男孩以长鬓角,微卷发,喇叭裤,录音机为标配。女孩则以的确凉衬衫,的卡裤子,大波浪发型为时尚。

        下面我要讲的就是八零年我和村里两个女孩子赶时髦烫头发的故事。那可真是要美不要命啊!

一九八二年,作者二十岁。觉得这个发型好看,特地去照像馆拍照留念。

         第一次烫头发是八零年初冬。那一年电影《庐山恋》上映,风靡一时。剧中周筠扮演者张瑜可谓引领了中国时尚潮流。据说整部剧90分钟,张瑜换了43套衣服。当然了,这些咱们农村女孩羡慕不来。最羡慕的是张瑜的大波浪发型。无论是披着还是扎着马尾,都让人觉得无比惊艳。这不,刚好听闻山那边五三农场有一家理发店烫头发,我和另外两个女孩子一拍即合,走!我们也烫头发去!

        我们大队离五三农场大约二十几公里,从塆子里走小路出门,到瓦庙集汉宜路坐客车到五三,车票是一块钱。为了省那一块钱,我们几个合计骑自行车去。问题是当时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,还没正式上过路。但为了变漂亮,豁出去了!

         提前一天向生产队请好假。起个大早匆匆吃点东西,我和银娥、碧桂三个兴高彩烈地出了门。好在那时候路上人稀车少,我们歪歪扭扭、小心翼翼地骑出乡间小道,上了汉宜公路。平坦的柏油马路让我们紧张的神经松驰下来。

过了雁门口公社进入五三农场地界,路况变了。全是上下坡,上坡还好,蹬不动就下来推着车走。上坡之后就是长长带转弯的下坡,这下麻烦来了,我们还不会熟练使用捏手刹,越快越紧张。任凭自行车像离弦的箭向前冲过去。迎面一中年男人正费力地蹬车过来,看到我们仨像三匹脱僵野马,尖叫着迎面疾驰而来,赶紧向路边躲闪。骑在最前面的银娥也偏向路边,慌乱中跳车,撞上男人,摔倒在地。紧随其后的我和碧桂急刹不住,连车一起摔在他们俩人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 一堆人狼狈地爬起来,先看看车有没摔坏,还好,就是链条掉了。再互相看看,没大碍,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那位男士扶起车来,朝我们吼道:“你们不会刹车吗!”最先着地的银娥裤子膝盖处擦破了个洞,正心疼呢,听那位男人叫,没好气地回道:“泥马老子要是会还不捏刹”。意思是不会嘛。那人没再说什么,骑上车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路,走的就有点滑稽了:上坡拚命蹬上去,下坡推着车一路小跑。引得行人纷纷侧目。

我们三个费尽周折,总算平安到达五三那家理发店,兴奋替代了一路上的辛苦惊吓,停好车赶紧往里闯。进得店里一看,心顿时冷了半截。一排镜子前坐着七八个正在做头发的,都是女孩子。靠后面一排椅子上还有十几位等候的女孩。而师傅只有4个。轮到我们得等到什么时候?

        看了一圈,静下心来。既来之则安之。排队等呗。

        银娥摔烂的裤子膝盖处露出醒目的红色毛线裤,有点不自在。坐在椅子上用两只手捂住膝盖,满脸燠恼。

        趁等待的空隙,师傅叫我们先看看贴在墙上的发型图片,选哪种发型。妈呀,都好看!眼睛都看花了,最后一致选定,披肩大波浪型,像张瑜那样的!

等待的时间总是很煎熬。临近中午了,看来还得等一会。饥肠辘辘的我们三个轮换着出去吃饭,就在理发店不远处一家小面馆,一碗面一角五分钱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看前面排队的人见少,我们正充满期待。一位年长点的师傅突然脱下围裙,说要回家吃饭。另一个年轻师傅一声不吭地出了门。年长的师傅抱怨说早上上班太早,衣服都没洗,回去还得做饭,下午两点后才能来。等候的姑娘们开始叽叽喳喳,都说挺远来的,太晚怕赶不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师傅不理会,脱下工作服就走。他们也是轮换吃饭。银娥灵机一动,悄悄跟我说:你在这里排队,我和碧桂跟师傅去帮忙。我心领神会。她俩马上跟了出去。下午大约一点半左右,银娥和碧桂回来了,师傅随后进了门。师傅指着一张椅子说:“来,你们比较远,照顾一下”。我们一听,心中大喜。银娥赶紧坐上去。就这样我们三个被特殊照顾,依次坐上了那软软的专用座椅。

剪发型、上卷发筒、涂烫发药水,套上电烫夹子插电源,罩上头罩……一系列下来,我们的心终于踏实了。银娥探过身小声告诉我,她俩刚才跟着那个师傅到了他家,一个帮师傅洗衣服,一个淘米洗菜,很快就弄好,师傅很高兴,吃完饭放下碗就来上班了。

“他老婆不在家?”我问

“他老婆上班,中午不回来吃”。银娥说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三个相视一笑。看看旁边还在苦等的姐妹,有点小得意。

         那时的理发店是国营单位,集体所有制,按时上下班。如果当时我们不使这点小伎俩,恐怕今天就白跑一趟。

         烫发的过程漫长且难受。烫发的药水相当刺鼻。当时是电烫,火候掌握不好很容易烫到头皮。碧桂胆子小,忍着疼怕出声,被烫伤了,那块地方好多年一个疤痕。但烫出来的效果确实很好,卷发能保持一到两年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天烫发结束后出来已近黄昏,三个农村土妞顶着一头时髦的卷发,美滋滋地按原路原操作在掌灯之前赶回了家。

 

从左至右:作者、银娥、碧桂。

第一次烫的发型

  时光荏苒,八十年代的烫头方式已经成为了一段珍贵的潮流记忆。现在烫发染发已经变得寻常,无论是电烫还是冷烫都简化很多,且不伤头皮。但保持不长久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,我们常常回忆这段历史往事,感叹当时青春年少的我们为了追求时尚,迸发出的惊人毅力和胆识,同时也深切体会到时尚的变迁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是这种变迁,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。

 发小银娥和作者

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致谢网图原创作者!